【專訪】在時間洪流中見證你我的故事 -- 明星咖啡館
  2004/07/19 8:27 am 蔡政儒

時間的流逝累積成許多大大小小的故事,而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地點則成為許多人故事中的場景,位於台北武昌街的明星咖啡館正是一例。

■ 台灣近代文學永遠的地標

由於歷史悠久,風格獨特,地理位置佳,外加上對於「點一杯咖啡就坐上一整天」的作家寬容與禮遇,明星咖啡館在早年吸引了相當多的文人墨客來這兒高談闊論,日子一久,也就成了明星的特色,這更讓明星在台北人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都市景觀與歷史地位。

明星咖啡館是由自西伯利亞流亡到中國上海的白俄羅斯移民 George Elsner 所創設。當年 Elsner 是俄國沙皇侍衛隊指揮官,出身貴族,遇到了 1917 年共產黨革命,只有一路流亡,經西伯利亞到哈爾濱,後來轉往上海。為了營生, Elsner 於上海霞飛路開設了「明星西點麵包廠」,後來整個明星再跟隨國民政府到台灣,於 1949 年在台北武昌街一段七號復業,並於半年後於麵包店二樓開設「明星咖啡館」。隨著白俄經營團隊逝去與移民他國,明星轉由白俄老闆十分賞識的簡錦錐先生負責繼續經營。「明星」名稱是從其西文店名「Astoria」而來,「Astoria」是俄語「明星」的意思。



早期的明星咖啡館只靠著販售俄羅斯風味簡餐與咖啡,配合著明星麵包店的俄式麵包與西點,以異國風味吸引著台北人。每天下午四五點,不少外國使館與達官貴人的黑頭車紛紛來到武昌街,等著在第一時間購買剛出爐的麵包回去,蔚為奇觀。加上來自俄國的蔣經國夫人蔣方良當年時常造訪明星,品嚐家鄉口味,並與老鄉聊天,這些故事都讓明星在台北人的心中增添不少神祕的傳奇色彩。

後來 1959 年起,「詩僧」詩人周夢蝶在樓下擺了小小的「孤獨國」書報攤販售大陸作家禁書後,文藝人士漸漸地在此聚集。五○年代的作家們挺喜歡在這兒喝咖啡,除了咖啡這洋玩意兒在當年對於這些文藝新兵們是個表現「洋派」的致命吸引力外,地理位置靠近火車站與重慶南路書店街也是原因之一。當年時常在明星流連忘返的文藝人士,包括了白先勇、林懷民、黃春明、管管、陳映真、隱地、蓉子…等,更形成了群聚效應,讓裝潢具有古樸歐風的明星咖啡館更顯文藝氣息讓歐洲文化「沙龍」的風情現身台北,即便在現今的台北也難找到類似的場所。

然而隨著經濟發展突飛猛進,人們愈發講究生活品質與享受,台北街頭的咖啡店越來越多,讓歷史悠久的明星咖啡館相形見絀,顯得老態龍鍾;簡先生年紀漸長,體力不堪負荷,女兒偏偏長年旅居國外,無人繼承明星的事業,也是個主要因素。後來民國七○年代後期「全民炒股」遂成為明星咖啡館 1989 年結束營業的導火線。明星在關門後,場地後來轉租給了居仁堂素食餐廳。

原以為這個號稱「台灣近代文學永遠的地標」的明星咖啡館四十年的傳奇篇章,就此逐漸淡出台北人的記憶,隨著難以計數的浮光掠影一起默默泛黃,為台北人所遺忘。但世事永遠難料,三年前居仁堂遭祝融肆虐,「明星舊址失火」引發文藝界關注,讓明星這個名字稍稍從記憶洪流中稍稍浮出了水面。在歇業十五年後,於2004年5月重新營業,並於七月初正式開幕。




上列部份文章轉載於蔡政儒先生於明星咖啡館的專訪,有興趣者可以老地方冰果室看看全篇文章。

♥連結點→老冰果室論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so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