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當然是介紹這次參展的藝術家,此次展參的藝術家共有34人(陣容龐大)
當然作品不只34件,但每一位仍舉其一作品來介紹囉!有興趣的人一定要親自去看看囉!
【需要查詢的話,還是請上台北雙年展查詢囉!謝謝】


1.Alexandre Arrechea ( 亞歷山大 .阿瑞洽 )
1970年出生古巴千里達島, 目前居住及工作在古巴

Selected Exhibitions

  • 2006 Perpetual Free Entrance (June 12) P.H. Museo de Arte Contemporáneo Español. Valladolid, Spain
  • 2005 51a Bienal de Venecia, Italy
  • 2004 Ay, Mami! Programe of Cuban video at the Liverpool
  • 2002 The 25th Bienal de São Paulo, São Paulo, Brazil
  • 2001 Ciudad Transportable, PS1 Contemporary Art Center, New York, USA
  • 2000 7ma Bienal de La Habana, Fortaleza de la Cabaña, Havana, Cuba
  • 1998 Los Carpinteros, Ludwig Forum für Internationale Kunst, Aachen, Kunsthalle, Berlin, Germany
  • 1998 Bili Bidjocka / Los Carpinteros / Rivane Neuenschwander, The New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New York, USA

展出作品:猜忌的花園

 亞歷山大‧阿瑞洽的《猜忌的花園》可說是一種解釋功能的隱喻,象徵著電子產物的監看以及人際社會的疏離,兩者在此融合為一,而這也是現代社會紛亂的特徵。正如一名頑皮扭動的小兒,《猜忌的花園》具有同樣侵略及嘲弄的本質,但其動機卻複雜許多。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件作品讓觀者可以參與自身影像與/或行為的散播,成為一種持續性「表演」的一部分,並同時目擊來自各個時空的他人,分別的經驗。究其極,這件作品的主旨,在於讓我們以旁觀者的角色,進入前所未有的道德自滿,而是在警戒我們,某種程度上,我們是被監視的,這一切儼然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阿瑞洽在他的作品中,用各種從不同層面迴響而來的象徵帶出一種幻想,《猜忌的花園》在社會文化上,代表了這個窺淫與自戀均無上限的時代。我們現今的文化像是一個沒有界線的巢穴,孕育著四處不斷的監視--從安裝在臥室裡的網路攝影機,將最私密的行為傳送到分散世界各地的觀眾,到隱匿在城市街頭的攝影機,為我們後世記錄著暗夜黑巷進行的罪惡。在過去的歷史中,只有少數非常努力的成就才能為他人所注意,而今日的人類,卻想當然爾地登錄自己的活動,甚至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記錄。在此,被觀看不過是另一種被注意的方式。

阿瑞洽將他的裝置作品稱為花園,並非偶然之舉,因為它的社會功能就像是將大自然框在裡面,暫時紓解了工業社會的壓力與汙染。然而在這座《猜忌的花園》裡,人類依然無法逃離被全面監視的社會壓力,更甚者,人類深陷其中,屈服於電子眼所做的催眠性承諾,像護身符一樣,讓我們為了一個更大更普遍的真實而放棄自我。因此,《猜忌的花園》認為,唯有為這座隱身的巨型監視器揭開神祕的面紗,我們才能感到輕鬆--亦即,將我們躲在暗處,無情凝視彼此的不良動機,暴露出來。 


2.曹斐
1978年出生於中國廣州 ,目前居住及工作在中國廣州

Selected Exhibitions

  • 2006 All Looks Same, Fondazione Sandretto Re Rebaudengo, Turin, Italy
  • 2006 Beijing Case: Culture of the High Speed Urbanism, The Center for Art and Median(ZKM), Karlsruhe, Germany
  • 2006 15th Sydney Biennale, Sydney
  • 2005 The 3rd Fukuoka Asian Art Triennial 2005: Parallel Realities – Asian Art Now, Fukuoka Asian Art Museum, Fukuoka, Japan
  • 2005 Emergency Biennale in Chechnya: A suitcase from Paris to Grosny, Palais de Tokyo, Paris
  • 2005 The 1st Moscow Biennale of Contemporary Art: Dialectics of Hope, Moscow, Russia
  • 2003 Z.O.U (Zone of Urgency) – The 50th International Art Exhibition of the Venice Biennale, Venice, Italy
  • 2002 The 2nd Seoul International Media Art Biennale: media_city seoul 2002, Seoul Museum of Art, Seoul  

 在很多方面,曹斐都稱得上是真正的二十一世紀藝術家。不但興趣廣泛,而且在相對短暫的職業生涯中,她更發展出了關於嘻哈音樂的複雜集合體,展現在最近一項三大洲跨文化饒舌音樂的研究計劃中。2005年,《嘻哈》系列展覽到達嘻哈音樂的起源地──紐約,吸收了多重意義,最後在音樂方面發現中國城的一個三人樂團,名為「Notorious MSG」。曹斐安排Notorious MSG在藝廊現場演出,再錄下他們盡情演出的影片,一方面推翻了所謂嘻哈的「正統」,但也仍堅持她的初衷:嘻哈是一種全球的現象,就算不用英文來押韻,還是可以融合各種族群。

在2006台北雙年展上,曹斐的提案中也抱持著類似的樂觀期許。她的父親以雕刻為生,退休前曾雕過國父孫中山先生的半
身像,而曹斐認為,既然國父是少數可以讓台灣及中國和平共存的符號,可以在北美館裡設置臨時的展廳,展出特地為此由大陸運來的國父雕像,讓台灣人民觀賞,帶出一種曖昩內含的美。

準備這項展出的過程中,曹斐盡力沖淡兩岸間政治的緊張氣氛,她明確地堅信,就算彼此的關係在根本上就有衝突,也一定有某些符號,可以讓人互相溝通。曹斐在台北的展覽同時也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可以思考藝術傳承的複雜議題。特別是現在,這一代的中國藝術家距離官方正式許可的「革命」藝術產物不過一代,而現在又被要求建構出藝術的橋樑,好連結中國及全球其他地區的藝術未來。在這種期許的沉重負擔下,曹斐的回應就是讓我們仔細看看,培養出她這一代藝術認同的近代傳統。


3.陳逸堅
1966年出生於台灣高雄 ,目前居住及工作在加拿大

Selected Exhibitions

  • 2006 Market Place, University of Iowa Museum of Art, Iowa
  • 2005 String of Time, Indianapolis Museum of Art, Indian
  • 2002 Forma Formans, Kaohsiung Museum of Fine Art, Taiwan
  • 2001 United Pape, Hammer Project , UCLA Hammer Museum, Los Angeles
  • 2000 Magic Hour: Art and los vegas, Neue Galerie Graz am LandesmuseumJoanneum, Austria
  • 1999 New Romance, Post Gallery, Los Angeles

 陳逸堅作品《空間之織》(Desert in Bloom)的第一個版本發表於2005年的美國印第安那波利斯美術館(Indianapolis Museum of Art),藝術家以立體的毛線編織技術,表現了美國加州特有的沙漠植物景觀,整個作品構想源自於曾為台灣賺進大量外匯但現已是夕陽工業的紡織產業,台灣紡織產業的沒落,似乎也見證了台灣在受全球化影響下所改變的生產結構,此一改變讓人不勝唏噓,但卻也提示了台灣在全球化中所佔位置的省思。

2006年版的《空間之織》將發生在台北市立美術館,陳逸堅除了以毛線編織技術繼續製作加州沙漠的巨型仙人掌之外,還增加了他在美國工作室周遭的景物。展覽期間,每個一線到底所連續打造的立體毛線物件,將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慢慢被抽線,那些物件的形體將在展覽的尾聲漸漸消失並還原回一整堆的毛線....。《空間之織》在「物質轉換」的主題上具有深刻意義的表現,作品藉由原始物料產生物件,最後卻又回歸到原始物料的狀態,影射透過人工勞力所生產出的物件,其實就像全球化跨國企業的經營手段,先在邊緣國家進行勞力密集的剝削,再以高價值的嶄新產品行銷至全世界.....,而最後經由產品的解構,象徵對全球化資本世界的批判。

其次,一如陳逸堅對台灣紡織工業之沒落而產生的感傷,「毛線」成為他追憶或反省我們所經驗歷史的物質,而此一物質所編織的又是他目前生活中熟悉的加州景物,加州景物與台灣經驗構成了他的生命記憶,在兩相交換之間,同時連結了他對不同地方、不同景物之錯置所產生的身分思考。


4.周孟德
1953年出生於彰化台灣 ,目前居住及工作在台灣

Selected Exhibitions

  • 2005 Group Exhibition of Prints by Taiwanese Contemporary Artists
  • 2005 Figurative Paintings in Taiwan,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 1999 Group Print Exhibition, Eslite Gallery, Taipei
  • 1997 A.M.A.C. Print Exhibition, France
  • 1997 Eslite Gallery, Taipei

《都會夜生活系列》(Urban Night Life)是周孟德於1987到2003年間所繪的系列粉蠟筆現場速寫,畫面所描述夜間酒吧裡的形形色色,讓人充滿了綺想,畫裡的酒(舞)客吸引了我們想要探問他們背景的欲望,更對畫面背後作者的動機感到興趣。

周孟德自1980年代初期由台灣南部遷居台北,白天他以開計程車為業,晚間才得以有時間進行他的繪畫興趣,夜間酒吧遂變成他繼續繪畫的理想之地。夜間酒吧之於周孟德便像是一個外來的新文化世界,它與純樸鄉下的規律生活恰成對比,這也給予藝術家無比的震懾,而試圖去對它進行探究;相對的,夜間酒吧對於台灣來說也是個新的外來文化世界,它讓人聯想起日據殖民或是美軍駐台時期的燈紅酒綠景象,甚或今日廣受都會雅痞歡迎的Lounge Bar....,人們藉著昏暗七彩燈光與音樂所營造的夢幻場景來忘卻白天的一切,它明顯的欲拋開主體的束縛,反而投向異文化的麻醉之中。

周孟德的繪畫帶有強烈的自省性格,它游移在生活最底層的在地注視與相對外在的異質世界之間。他早期的許多作品大量以簡單可得的原子筆作畫,畫面描述他舉目可見的最近景物,例如角鋼支架、單床木腳、裁縫車等,這些一般家庭裡的普通物件,正是見證台灣在歷史演進中的生活風格。正如藝術家所描繪的台北夜間酒吧,在地文化融入其間後,自成一格的復古台灣文化調性與殖入的外來風格混雜為一,逝去的舊有風土與新興的時髦玩意,對我們來說,都成了異國情調,而周孟德卻對著計程車裡的後照鏡觀望著一切的景物。

5.Jonas Dahlberg ( 喬納斯 . 達貝格 )
1970年出生於瑞典烏德瓦拉 ,目前居住及工作在瑞典斯德哥爾摩

Selected Exhibitions

  • 2006 Moderna Utställningen, Moderna Museet Stockholm, Sweden
  • 2004 The 26th Bienal de São Paulo, São Paulo, Brazil (national representative, solo)
  • 2004 Busan Biennale, Busan, Korea
  • 2004 Firewall Ausstellungshalle Zeitgenössische Kunst, Münster, Germany
  • 2003 Delays and Revolutions 50th Biennale di Venezia, Italian Pavillion, Venice, Italy
  • 2003 Art Focus 4 International Biennale of Contemporary Art, Jerusalem, Israel
  • 2002 Manifesta 4 European Biennial of Contemporary Art, Frankfurt, Germany
  • 2002 The 27th Pontevedra Biennial, Spain

 原學習建築、後轉學藝術的達貝格,作品致力於捕捉空間之心理面向的要素。製作建築模型之際,達貝格拍攝這些建構的空間,以此模擬其實際尺寸的對象物,再將這些影片剪輯成循環影像。他的模型具體實現對假設性空間的想像,同時也成為雕塑──從內在和屬性上均具有實體的存在。從彷彿窺探似的隱藏式攝影機觀點拍攝這些空間,達貝格基於其向來對空間的絕佳掌握,創造出心理的張力。他的早期作品《無題(水平滑移)》(2000)、《無題(垂直滑移)》(2001)都是以史丹利.庫伯力克的電影《鬼店》(The Shining)的運鏡手法,拍攝模型的房間與走道,不斷延伸…。這些作品沾染著難受和無形的恐怖,似乎瀰漫在貼了鮮紅壁紙的無人空屋中。《單行道》(2002)中,鏡頭輕鬆滑動在荒蕪的街上,在一片僅充滿著現代主義樓房的都市景象中。達貝格呈顯沉浸在黑暗環境裡的單調電影式片段,而更進一步加深其人工都市空間所能激起的抽象恐怖感。

《看不見的城市》是根據大量的研究,並包含文字、攝影系列和影片。達貝格所定義的看不見的城市是提供讓人生活一輩子所需事物的小市鎮,但其中的居民卻陷於無法辨識鄰居的困境。他嘗試以「無重量」的概念來表達隱形和虛空的意念。他的拍攝是藉由將模型置於迴轉機器上,這種作法造成室內盆栽看起來好似飄浮在整個房間。其另一部影片攝錄實際上空蕩蕩的街道,攝影機本身以前所未見的型態而彷彿在空中飄浮。 


6.El Perro ( 艾佩羅 )
成立於1989 , 目前居住及工作在馬德里

Selected Exhibitions

  • 2005 The Democracy Shop, Centro Municipal de las Artes, Alcorcón, Spain
  • 2005 Videoviaje, ArteLanzarote III Encuentro Bienal 2005
  • 2004 Mediterraneans, MACRO, Rome
  • 2004 International Sculpture Cuatrienal of Riga 2004, Latvia
  • 2003 The Real Royal Trip, curated by Harald Szeemann, PS1 Contemporary Art Centre, New York
  • 2002 XXVII Bienal de Arte de Pontevedra. Narrando espacios, tiempos, historias..., Diputación de Pontevedra, Spain
  • 2002 Big Torino 2002, Bienal de Arte Joven, Torino, Italy

2003年春天,巴格達落入美軍為首的聯軍手中後僅僅數週,就已經有照片在世上流傳,顯現出這場輕率無知的佔領的整體面貌。最早一批照片中,最為人所知的其中一張是拍攝美軍攻下海珊之子的宮殿,將裝飾華麗的泳池當作是滑板的滑道。想想幾個月後發生的嚴重暴動,這張照片的層次安排變成之後意義的基礎:背景是往日豐裕的墮落,而在殘酷又無知的入侵者手中,這又轉變成完全不同的另一種遊樂場。

對於藝術團體艾佩羅的成員而言,這張滑板圖像諷刺至極,因為它也象徵了整場伊拉克戰役的誤入歧途與帝國主義—的確,它點出了美國愈來愈走向單邊行動,不僅十分危險、且造成不穩定,但沒有任何國家有能力直接挑戰其霸權。回過頭來,就形成了這整場錯誤的一種寓言。

艾佩羅回應這張圖像,拍出了影帶《民主系列》。一開場,標頭的字型就正如同重金屬樂團Metallica一般。雖然《民主系列》的配樂更屬於合成器和舞池,而非重金屬,但鏡頭的超快步調和剪接則力道十足,就像Metallica 的影片。

場景:一座大城城郊的廢倉庫,牆上畫滿塗鴉,帶著一種被刻意拋棄後全然荒廢所引發的怒火。一群年輕的滑板搶匪走了進來,很快把整個工廠的外觀改成滑板的場所,跳高、旋轉、U形轉彎、再在一陣磨擦聲中急停。他們只有一個重點:徹底破壞這座建築的功能,再據為己用。如果竟然還有人懷疑他們有什麼長遠的計劃,很快就能在最後一景得到解答:所有的滑板都有著標題的圖像,再被系統性的摧毀,碎成片片。 


7.Katharina Grosse ( 卡塔琳娜. 葛羅斯 )
1961年出生於德國弗萊堡 , 目前居住及工作在杜塞爾多夫與柏林

Selected Exhibitions

  • 2006 Untitled, Holey Residue de Appel, Amsterdam
  • 2006 Berlin-Tokyo / Tokyo-Berlin, Neue Nationalgalerie, Berlin
  • 2006 Fred-Thieler-Preis 2003, Berlinische Galerie, Berlin
  • 2005 Construcions à cru, Palais de Tokyo, Paris
  • 2005 Something Leadlight, Kunsthall Bergenm Bergen Norway
  • 2004 Double Floor Painting, Kunsthallen Brandts Klædefabrik, Odense
  • 2004 Untitled, Contemporary Arts Museum Houston

自從1990年代晚期卡塔琳娜.葛羅斯開始作畫以來,她的繪畫裝置藝術有了極大的演變,先從平面繪畫走向立體多面向,近年來葛羅斯又嘗試轉變更大的空間,開始處理一些如雕塑及建築的根本問題,發展出一種視覺表現的領域,完全屬於她的個人風格。

雖然很多藝術家都已跳出畫框的限制、進入屬於雕塑的空間,但葛羅斯的獨到之處在於她堅持繪畫有其物質性、帶有黏滯的本質,經由傾倒、噴灑、塗抹、或滴落等方式,表現可以有所不同,但仍不脫液體特性。或許這也反應出一個事實:雖然她現在也從事房間裝置藝術,葛羅斯仍繼續在帆布上創作傳統的油畫,就算是空間最為複雜的情況,她會去找出那根本上仍是圖像的本源。

葛羅斯的志業,本質上就是要去找出色彩固有的特性,特別是要看看色彩如何能將其所在的空間加以轉換變形。因此,我們比較不會注意她的藝術是否和其容器有了碰撞或是重疊,而會看到這種繪畫活動在哪些地方帶出了最大的密度,如此便激勵了我們,希望能創造出體驗色彩的脈絡,也更加支持葛羅斯的繪畫裝置。

在台北雙年展中,葛羅斯的裝置提案將徹底改變台北市立美術館的大廳,以耀眼色彩塑造出鮮明奇景,讓一些地方看起來如同漂浮在空中一般。聚砂成山、顏料成河,再搭配大型發泡塑料板,擴展整個場域,但總維持著一種基本的感覺:繪畫就如同一層皮膚一般。雖然大廳高度超高、又有朝向公園的景觀,對繪畫裝置而言並不利,但葛羅斯還是顛覆了我們常有的成見,告訴我們:博物館絕不只是展示藝術完全中立的容器。












To be continue.....




【註】所有資料來自於→台北雙年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so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