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郭鳳怡
1942年出生中國西安 , 目前已退休並居住在西安

Selected Exhibitions

 

  • 2006 Long March Yan’an Project, Yan’an, Shan’anxi Province, China
  • 2006 Building Code Violations, Long March Space, Beijing
  • 2005 Yokohama Triennale, Yokohama, Japan
  • 2005 Drawing Connections, conference exhibitio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Sydney, Australia
  • 2005 A Second Sight, 2nd Prague International Biennale of Contemporary Art, National Gallery, Prague

在現代社會中,像郭鳳怡這樣將大尺幅繪畫創作,當成禮讚生活的創作形式愈漸罕見。描繪著半人、半精靈的外來生物,她的作品別具動感的能量,裡頭的每個生物在姿態反覆中,活靈活現。郭鳳怡的近作中,一個愈加顯著的傾向是:運用單一垂直卷軸來描繪大於實際比例的角色--即使這個角色有時顯得分為二部份,其一是從正視角度所見,而另一者(也可能是不同的視角下所見的同一個角色)則維持上下顛倒。

郭鳳怡的創作比較不在於再現人的形象,而更是鑽研並召喚它,然後創造風格獨特、或許沒有四肢或軀幹的形象,但仍傳達出某種極為特殊的能量和氣質,頗具肖像的特質。人類的肉體血脈和我們投射到世界的能量似乎都不是她所關注的對象;郭鳳怡最醒目的作品傳達的信念是:如果你能運用藝術捕捉那種非眼能所見的力量,則形體的細節將自然蘊育而生。

郭鳳怡作品最值得注意的形式面向或許是:她能創造光和色的亮澤波紋,將其角色擁攏在金黃的光圈裡。這道光芒證明藝術家的強烈意圖:運用其作品而將這些不可見的未知事物轉化為生命,因為縱使是我們感官無法直接感知的事物,仍能經由穿過能量力場中的分裂而被察覺。

藝術家針對台北的展出,選擇描繪她從未直接看過的地方與實體,透過她憑創意「看」到它們,並將之轉為畫面。她也將展出一些近十或十多年所創作的較小幅作品,以此顯現其現在創作所屬的脈絡,並展現成長的歷程:從好奇的外來者,蛻變為今日中國最令人激賞的傳統媒材創作者之一。


9.Emily Jacir ( 艾蜜莉 .賈希爾 )
1970年出生於巴勒斯坦伯利恆 , 目前居住及工作在拉瑪拉及紐約

Selected Exhibitions

 

  • 2005 Accumulations, Alexander and Bonin, New York; Anthony Reynolds Gallery, London
  • 2005 Padiglione Italia, 50th Venice Biennale, Venice, Italy
  • 2004 Where We Come From, 2003 Belongings, O-K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 Linz, Austria
  • 2004 Whitney Biennial,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New York, NY
  • 2003 Istanbul Biennale, Istanbul, Turkey

 有一個世代的藝術家,他們以美國為根據地,再以他們原出身的母國身份,來探尋認同的建構方式,並探討這種特殊經驗如何影響他們,使他們成為社會中具創造性的藝術家角色,艾蜜莉.賈希爾正是最為亮眼的其中一位。她是擁有美國護照的巴勒斯坦裔美國人,有著一種幾乎可稱為特權的身份:來自一群戰亂之中、無國可歸的人們,但又可以自由進出以色列、美國、還有巴勒斯坦及佔領區。這種特權成為賈希爾最為人所知的作品《我們所來之處》的核心。在這項作品中,她幫助了幾十位各種身份的巴勒斯坦流亡人士,有人拿美國或以色列護照,也有人住在封鎖區或難民營。她為他們完成各種願望,有的現在已成奢求,從在最喜歡的魚餐廳吃中餐、到在某人母親的墓上獻花,她以相片及文字留下紀錄,讓我們得以一窺這個行動自由嚴格受限的地方,並一探他們生活的究竟。

為了台北雙年展,賈希爾特別首映一部影帶,那是在2002年五月拍攝的年度以色列日大遊行。對賈希爾而言,那年春天她剛從貝魯特回到紐約,她在貝魯特的一個月,以色列發動「防衛盾牌行動」轟炸該城。正因以巴局勢的緊張多變,以色列日遊行總有巴勒斯坦權利團體和抗議者到場抗議。影片的視角是站在抗議者之中,我們看不到抗議的標誌,但偶而會聽見抗議口號,影片大多是在紀錄遊行隊伍民眾的反應。

賈希爾的影片很短,只有三分半,但已呈現幾項重點。首先,當人處於邊緣化的團體之中,就處處可見他被排擠於權力之外,尤其從遊行者臉部表情看得最明顯,他們看到巴勒斯坦團體,就像是看到垃圾之類噁心的東西。另一個重點則是顯現了美以聯盟的深度與廣度,這一點最清楚的,就是遊行隊伍中,美國和以色列的旗幟不停地混雜。

影片裡有一處令人稍感安慰:有一個來自布卡拉頓市的黃頭髮小男孩,他在遊行暫停的時候剛好站在鏡頭前,聽到「讓巴勒斯坦自由!」的呼聲,他搞不太懂,甚至感到了迷惑。雖然一會之後,遊行隊伍就再度出發,他身邊的長輩催他繼續向前走,打斷了他猶疑的心情,但他臉上短暫出現的那種好奇而不確定的表情,正如同燈塔、亮起了希望的光芒。


10.Yeondoo Jung ( 鄭然斗 )
1969年出生於韓國晉州 , 目前工作及居住在首爾

Selected Exhibitions

 

  • 2005 Manufactured Self, Museum of Contemporary Photography, Chicago
  • 2004 Liverpool Biennial, Blue Coat Art Centre, Liverpool
  • 2004 Document… A Map of Photographic Archives, Seoul Museum of Art, Seoul
  • 2004 Istanbul Biennale, Istanbul
  • 2002 Shanghai Biennale, Shanghai Art Museum
  • 2002 Gwangju Biennale, Korea
  • 2002 Fukuoka Triennale, Fukuoka Asian Art Museum, Japan
  • 2001 Tirana Biennale, Tirana National Gallery, Tirana, Albania

 幾年前,鄭然斗開始他的《迷幻》計劃,最初的概念是藝術家可以提供協助,實現一些青少年晚期過後的典型夢想,變成鏡頭下的真人扮裝。在這一系列作品中,同一名參加者拍照兩次,第一次的背景就是他/她的日常生活,第二次拍照時,身體姿勢維持不變,但整個場景卻是奇思異想的真實實現(其中一幅作品中,一位加油站的員工就成了賽車手)。《迷幻》在展出時每兩張照片為一組,同時也挑戰了傳統上「使用前—使用後」的攝影,展現出的是一種「證據」:就算是外在服飾物質都有了改變,在心裡其實還是同樣的那個人,並沒有太大不同。

《迷幻》大獲成功之後,鄭然斗又回到拍攝靜物,但現在較注重場景安排,而非總是即興為之。在《外景》系列作品中,他的出發點是要創造出一種場景,使用處理的技巧,帶出自然與照片結合的一種獨特幻像。例如,他前一陣子便和一組助理出發登山,準備了所有所需事項,造出人工的峭壁表面,在照片裡形成特殊的角度,視覺上就可以和遠方真正的高山完美連接(遠處山上有一位真正的登山家正向上爬)。在照片中央,策略性地安排了一位模特兒,作出的動作叫人幾乎要相信她也正努力要登上山峰。鄭然斗還讓假山裡的木架也偷偷地露在畫面之中。

《外景》攝影作品的靈感來源,是鄭然斗真摯地希望能捕捉荒野(或是相關自然現象)的神秘,但也要打破自然本身,和我們賦予自然形象之間的分別。鄭然斗也希望提醒我們兩點:追尋自然美景不一定要將人抽離人工的環境;而如果沒有人工環境來作比較,常常我們也無法真正欣賞自然的美麗。 


11.An-My Lê ( 李安湄 )
1960年出生於越南西貢 , 目前居住及工作在紐約

Selected Exhibitions

 

  • 2006 Ecotopia: The Second ICP Triennial of Photography and Video, 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New York NY
  • 2006 New Landscap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NY
  • 2005 The Pentagruel Syndrome T1 Torinotriennale Tremusei, Castello di Rivoli Museo d’Arte Contemporanea, Galleria Civica d’Arte Moderna e Contemporanea di Torino and the Fondazione Sandretto Re Rebaudengo, Turin, Italy
  • 2005 Stages of Memory: The War in Vietnam, Museum of Contemporary Photography, Chicago. IL
  • 2005 Set Up: Recent Acquisitions in Photography,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New York, NY
  • 2004 Only Skin Deep: Changing Visions of the American Self, 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New York,
  • 2002 Small Wars, PS1/MOMA Contemporary Art Center, Long Island City, NY

想像與現實之間,還有一片廣大區域,李安湄的《軍事基地29棕櫚樹》系列攝影作品就不停在這兩端之間遊走。我們所見的只是一場遊戲,明確地說,是戰爭遊戲。每個人都穿著軍服,但沒有人用真槍實彈,要說照片中的人做這些事的時候會受傷,可能性很低。然而,也因為這是戰爭遊戲,是在準備讓真正的士兵走上真正的前線,與敵人對決。偶然的是,照片中的這個師正要派到伊拉克,所以雖然我們說他們在這些照片中的時候很安全,但現在卻不見得,其中可能已有人陣亡、或在戰場上身受重傷。

在她照片中,這些大不相同的概念之間有著視覺及概念上的橋樑,也就是這些野戰練習的地方:南加州《軍事基地29棕櫚樹》這個城市附近的獨特沙漠區。雖然從地形的觀點來看,針對去伊拉克作戰,這裡是一個理想的操課地點,但事實上,29棕櫚樹也曾是許多好萊塢牛仔電影的拍攝場景,因此,我們在判斷照片中究竟發生什麼事的時候,也會受到潛意識中一些記憶的影響。整個地點似乎更像電影場景,而非它模擬伊拉克情境的本意。

就算沒有這裡壯麗的風光來挑起我們潛意識中的記憶,在《軍事基地29棕櫚樹》系列的照片中,也帶著一種電影上的似曾相識,就像惡夢醒後的餘悸猶存。這種不安的另一個來源,自然就是伊拉克戰爭最後造成的大災難,五角大廈對愈演愈烈的暴亂準備不足,軍力太過分散。未知似乎造成一片迷霧──像是海珊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威脅謠言,或是不實指控伊拉克和蓋達組織有所關連──都似乎滲進了這些士兵的肢體語言裡,他們似乎能夠預知,即將迎向重大的災難。


12.Lee Bul ( 李昢 )
1964年出生於韓國首爾 , 目前居住及工作在首爾

Selected Exhibitions

 

  • 2004 Artes Mundi Prize, National Museum and Gallery, Cardiff
  • 2004 Lee Bul,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Sydney
  • 2003 world rush_4 artists, 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 International, Melbourne
  • 2002 Lee Bul: Live Forever, New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New York
  • 2001 Egofugal, 7th International Istanbul Biennial, Yerebatan Cistern, Istanbul
  • 2001 01.01.01: Art in Technological Times, 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 San Francisco
  • 1999 dAPERTutto, 48th Venice Biennial, Venice

 從諸多方面,尤以李昢的創作脈絡與韓國藝術的發展相連甚少,而是直接面對國際觀眾的角度而論,她的創作歷程可被視為測試一位藝術家,如何由其原本自身基於政治性論述和女性主義的立場,轉續進行超越所處狀態的跳躍式發展範例。1990年代中期,李部挪以科幻小說式的激烈視覺影像,創作一組規模龐巨、駭人且高度女性化的機械混種人雕塑作品,企圖探討在父系權力系統裡,慾望如何在人類所追尋擁有的影像中不斷地被重複。對藝術家而言,我們不該驚訝當人類有能力創造模擬的複製人時,第一個被發明的將是他豐胸柳腰的女性同伴。

李昢最為人知的則是她對於卡拉OK現象的深度探討,特別著力於我們面對科技重新釐定傳統社會化模式的執迷。在錄音技術發明以前,人們常在社教場合上以歌會友傳意,而在李昢的高科技版本中,我們卻經歷到科技如何成為歌聲溝通失敗的原因。舉其一件作品為例,觀眾進入一個隔音的卡拉OK室後,將無法聽到自己的聲音,然而在此空間外的人卻皆可聽見。在卡拉OK創作系列中,《萬歲》是最為成功的作品。由多組未來模型車的車廂所組成,觀眾可以進入這些小車廂內,裡頭所配備的聲音擷取和轉換器可以讓任何人都搖身一變,成為專業的歌手,然而,他們的聲音卻只迴盪在小小的廂房中,誰也無法聽聞。


13.Nalini Malani ( 娜莉妮 . 瑪拉尼 )
1946年出生於巴基斯坦喀拉蚩港市 , 目前居住與出生在孟買及浦那

Selected Exhibitions

 

  • 2006 Living in Alicetime, Sakshi Gallery, Bombay and Rabindra Bhavan New Delhi, India
  • 2005 T1- The Pantagruel Syndrome, Castello di Rivoli Museo d’Arte Contemporanea, Turin, Italy
  • 2005 51st Venice Biennale, Italy
  • 2005 7th Sharjah Biennale, U.A.E
  • 2004 Media_City Seoul 2004, International Media Art Biennale, Seoul Museum of Art, Seoul, South Korea
  • 2004 La Nuit Blanche, Paris, France

 娜莉妮.瑪拉尼的錄像裝置,有時候是間接地探討著一個還不存在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裡,種族、宗教及民族之間的分裂,不是還未通過和解點,就是已經由聰明的一群人加以避免。2003年伊斯坦堡雙年展展出的鉅作《棋子》中,她用了君士坦丁地下宮殿作為投影幕,播映著層層疊疊循環的影戲影片。瑪拉尼只用了簡單的透明塑料環,畫上不同「民族」風格的人物,就能在視覺上暗喻著各種文化的不斷混合。文化愈混合則愈見強大、有活力,只是還有另一個邪惡的可能──由原子彈的蕈狀雲來表現──總也未見走遠。

瑪拉尼作品中政治的意像之所以如此強烈,或許是因為它和現在認同的主流太過不同,像是在孟買這種超級大城,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之間的衝突不斷被極端民族主義的右翼份子激起,又有一般總是與巴基斯坦連想在一起的恐怖炸彈攻擊,情勢更是火上加油。瑪拉尼的家鄉在現在的巴基斯坦首府喀拉蚩,她出生後不久,印巴便告分裂,而在她的眼中,這件事情,或說它的過程,是一項長達六年的苦痛,是雙方國家哀痛的來源,直至今日仍然如此。

瑪拉尼在台北雙年展展出的五聲道錄像裝置《祖國印度》,探討的是印度民族主義者的意識形態,即使這項作品有特定的時空,但放大到全世界來看,仍有許多相似之處。《祖國印度》這項作品認為在研究1940年代印度教國家建立的時候,女性的身體也是一個主題,因此探討在這個過程中,那數萬名女性遭到強暴的經驗。瑪拉尼要求歷史需要透明,並且應該以行動主義者的方式加以寬容,因此她大膽主張印度的未來,應是循著現在的趨勢,作為世上最大的民主國家。有了多元性,就會有瞭解和包容,於是只剩最後一個問題:瞭解這一切之後,是否就真能避免有人再次聲稱自己擁有與生俱來的權利,而去殘殺和侵犯他人呢?


14.Yuko Murata ( 村田有子 )
1973年出生於日本神奈川縣 , 目前居住及工作在日本

Selected Exhibitions

 

  • 2003 A Snapping Turtle and Moon, Gallery Side 2, Tokyo
  • 2002 Wndfall, Gallery Side 2, Tokyo
  • 2002 Shop Rocket, Rocket Gallery, Tokyo
  • 2001 Private Visions, Speak For Gallery, Tokyo
  • 2001 Landscapes, TakaIshii Gallery, Tokyo
  • 2000 Snow-Light, Rocket Gallery, Tokyo

 有子所描繪的,多半是只有峭壁、枯木的荒涼景致,間或綴有動物與鳥,佇足其中。以黑、白、水洗藍等低彩度的顏色,繪製在木板上,給人一種近似單色畫的印象,然而,畫面大膽而獨特的筆觸,卻抓緊了我們的視線。她曾提及最近從日本水墨畫中發現的新意趣,尤其是18世紀江戶時期的繪畫,透過留白以及荒蕪風景所具有的嚴峻,她的畫風有著日本傳統藝術所表現的美學與情感。

另一方面,在這個複製年代裡,有子與多數生活其中的同輩藝術家一樣,會以印刷的照片作為繪畫作品的材料。這些照片原先刊登於旅遊書籍、介紹手冊或百科圖鑑上,是一種充滿魅力的視覺資訊,向我們介紹世界各地那些無法親眼目睹的未入之境與神秘動物。有子以這些理想風景作為靈感來源,以獨特視覺語言詮釋簡化的主題,描繪出她自己的想像天地。

不見一人的風景畫,令觀者感受到一種嚴峻。然而,藉由圓潤的線條、扁平柔和的造形,這些風景與生物,在她的個人世界裡面,呈現出一種可愛迷人的模樣。 


   

   


   




To be continue.....




【註】所有資料來自於→台北雙年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so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